低矮的廠房,暗淡的光線,一群漢子上下忙碌,大汗淋漓,有分工又互相配合,只見混凝土被注入裝有一副鐵骨架的模具內,緊接著機器震動棒嗡嗡作響,合上模具,擰緊鑼絲,行車吊裝、滑行,模具在離心機上平穩落定……行云流水間,僅幾分鐘,一根水泥電桿初步成形——這是6月上旬,在溫州工業園區金甌路27號水泥公司老廠房車間見識到的情景。
在這群漢子中間,有位身材敦實,手持行車控制器,像位將軍指揮若定的名叫桂忠良。他是水制A班的班長。他背上衣服早已濕透,額頭上的汗珠直下往下淌。看著他忙碌的背影,小記者現場不忍打擾,晚上下班后,逮住機會與他攀談一陣,對他有了更多的了解。
一
桂忠良,是位來自偏僻鄉村的江西老表。小時家里兄妹多,生活困窘,高中輟學后外出謀生,自食其力。幾經轉折,2002年5月經親戚介紹,成了泰昌水泥公司的一員。
那時他沒有一技之長,在車間成了一名普工,因有謀生經歷,懂得生活艱辛,對機會更加珍惜,對知識、技能更加渴望。初次上崗,他就告誡自己要學知識,練技能、增才干,通過努力改善生活,把自己的家庭建設好。
普工實為打雜工,薪資不高,工序沒固定,或頂崗或救急,他隨叫隨到,哪里有需要到哪里。他工作主動,樂在其中,有問題就請教工友。他切身感受到能接觸不同工序,自身得到了不斷磨練和提升。一年半的工夫,車間里的每道工序他接觸過,不知不覺中每個崗位都熟練起來,不經意之間卻成了生產車間的一把好手。
貳
機會這個東西真神奇,不會告訴你何時來臨,來時就看你有無準備。2003年5月,車間需從一線挑選一位班長。桂忠良因能吃苦耐勞,工序熟練,受到機會垂青。
登上班長的崗位,他認為不是自己有多強大,只是機遇好,得到了領導和工友的信賴。此時他給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:工作要主動,踏實,提升業務水平,當好班組“領頭羊”,才能不辜負大家,贏得成長機會。
水泥電桿制作,是件繁重的體力活。生產一忙,一條線一天得產出一百多根桿。班長還真算不上“官”,得身先士卒與工友一同勞作,生產線上一天來回走動,手機記錄的步數超三萬步,相當于二十多公里的路程。下了班來,腰酸背痛,小腿沉重得像灌了鉛,話也懶得說,只想休息。
第二天他又早早起床,滿血復活,生龍活虎出現在崗位上。在同事眼里,他總是這樣熱情飽滿,渾身是勁而不知疲倦。他勤奮執著的工作態度,默默奉獻的精神,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周圍的員工。
他性格爽直,自言是個粗人。實則,在班組管理上,他雷厲風行又粗中有細,用沖鋒陷陣作表率來代替說教。一旦發現員工有情緒,他也促膝談心,他的話語樸實真誠,話粗理不粗,讓工友倍感親切。員工與他相處愉快,彼此信任,工作上的默契也與日俱增。
三
一晃十多年,桂忠良始終敬業勤懇,一路成長。如今改善生活把家庭建設好的夢想,早已不在話下。他已在老家縣城購了房,居住條件得到了改善,未來女兒上大學的費用也已備好,生活早已奔上小康。他認為還得感謝泰昌水泥這個工作機會,如果沒有這個平臺,再多努力也不一定有效益。
去年女兒上高中了,他讓原來一同在水泥公司工作的妻子回家照顧女兒讀書,他要給女兒提供好的學習機會。他自己要繼續好好工作,讓家庭生活有保障,讓妻子和女兒更幸福,這也是他的工作動力。
交流中,他告訴我,馬上要告別老廠區,對新廠區充滿期待:水泥公司一定會越來越好,環境會得到改善,設備有所改進,勞動強度將有所下降,工作效率也會高起來。公司好了,所有員工及其家庭,都能受益,幸福感獲得感都會提升。
交流中,桂忠良的言語洋溢著對工作的熱愛,對企業的感恩之情。他就是這樣性情中人,工作上是位“拼命三郎”,生活中是“暖男”一枚。